你對 BenQ (明碁)這品牌的印象是什麼呢? 還記得它那紫色的商標嗎?
也許,你對 BenQ 的品牌印象,還停格在 2006 年明碁宣布不再投資併購得來的 德國西門子手機子公司,導致高達六億歐元(新台幣 250 億)的鉅額虧損。從 2005 年九月明碁高調的宣佈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只不過一年就宣佈併購失敗慘賠出 場,明碁董事長李焜耀率領著 BenQ 在 2002 年跟宏碁品牌切割之後,轟轟烈烈 的想做一場品牌之路,但就在併購西門子失敗之後,BenQ 品牌燦爛火花就歷史停格了。
併購失敗後,明碁更名為佳士達專職代工,另成立子公司「明碁電通」沿用 BenQ 商 標,專注品牌經營。
併購就算成功也是失敗
從現在 2014 年我們來回顧明碁這場轟轟烈烈的併購案,以現在的手機市場,從蘋果加入戰場之後,整個手機生態丕變,明碁就算當初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成功, 營運到現在也註定是失敗。
2006 年的手機市場第一名品牌 Nokia,早已不復往日雄風,在 2013 年九月把手機部門賣給微軟。當時的市場第二名摩托羅拉,手機部門 2011 年賣給谷歌,2014 年二月谷歌又把這部門賣給聯想。
如果以 2006 年手機市場品牌前兩名都這麼慘烈,明碁‐西門子當時還擠不進前五 名,時間一路快轉到現在最後也註定是慘賠收場,只不過不知道是哪一年要停損, 總共要賠多少錢。因此如果以後知後覺來推論 2006 年明碁這場慘烈的戰果,也 許賠掉 250 億台幣早點退場,似乎不見得不是壞事。
轉進醫療產業
從 2006 年的西門子手機併購案潰敗,明碁掌門人李焜耀就非常的低調,幾乎極 少在媒體上出現,相對於他過去也是電子業一線大廠的董事長,深受媒體追捧, 李焜耀似乎就整個消失。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李焜耀大大摔跤一次,痛定思痛跨進醫療產業,反而要跳更高了。
原本明碁更名後的佳世達集團在 2010 年二月併購下三豐醫療器材公司,並改名 為明碁三豐醫材,原本的三豐醫材是間創立於 1989 年,並於 2002 年興櫃掛牌的 股票上市公司,公司主要產品為手術用手術台、手術燈等,在該產業佔有重要地 位。
2008 年一月南京明碁醫院開幕,明碁友達集團轉身變成中國大陸醫院的經營品 牌。2013 年五月蘇州明碁醫院開幕,更在明碁友達集團大本營蘇州,開始建立 自己的醫療品牌。
在這整個布局上,BenQ 這品牌,已經不是 3C 產品,而是成為了醫療品牌。這轉 變非常的巨大,但這決定卻非常正確,因為醫療產業是一個極難跨入,但一旦進 入就能建立堅強的門檻阻擋競爭者,而且產品的生命週期非常長,與 3C 產品快 速短暫有強烈對比。
明碁材料
BenQ 品牌的另一家公司,明碁材料公司原名達信科技於 1998 年成立,是友達集 團子公司。達信科技是台灣最早量產出 CD‐RW 光碟片,算是台灣在光碟片生產 熱潮時,它就是最早投入的企業。2003 年開始投入 TFT‐LCD 液晶顯示器之偏光板 生產,供給母公司友達所需,2009 年已經做到全球前四大,台灣最大。
但你也知道現在(2014 年)做光碟片跟面板市場的狀況,光碟片產業早就消失,面板這產業也是慘賠。但達信科技在 2010 年已經改名為明碁材料,除了原本光電 相關產品,另投入大量開發資源,研發醫護產品。
明碁材料用它在基礎材料的研發能力,開發醫用止血產品。”安適康“產品系列, 以多孔性結構設計,大幅提升吸液倍率並增加血小板與幾丁聚醣(‐NH3+)的接觸 面積,展現優異的止血效果。該產品系列已經開發出止血敷墊、敷貼、紗布、止 血器等等。
明碁材料另開發出傷口護理系列,以矽凝膠為基體適量塗抹後快乾、透氣、舒適 不黏膩,有效淡化疤痕問題。除此之外,由於來自矽凝膠技術的掌握,明碁材料 還進軍隱形眼鏡生產,建立美若康隱形眼鏡品牌。
佳士達投入醫療超音波設備
2006 年明碁併購西門子失敗後,公司更名為佳士達專心做代工,這也是股票上 市公司,2013 年營收達到台幣 1192 億元,是一家重量級的代工廠,主要代工產 品在液晶顯示器跟投影機。
佳士達所處的電子業代工獲利微薄前景堪憂,但同為李焜耀掌舵的明碁集團,佳士達近年來積極投入醫療電子產品研發,與整個 BenQ 集團朝向醫療轉型接軌。 2012 年底它們與工研院共同開發出掌上型醫療用超音波,佳士達負責生產,由明碁三豐負責以 BenQ 品牌行銷。該項超音波產品先以贈送方式,提供給國內具 影響力之醫療機構包括台北榮民總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
設立明碁醫院的策略
從上文的介紹,BenQ 品牌已經定位成醫療用品領域,從明碁材料可以提供醫院 內醫護耗材,明碁三豐提供手術房用手術床、手術燈以及其它設備,佳士達跨入 醫療用超音波設備,這些醫療用各種產品,它的共同點就是需要在醫院內不同科別使用,同時研發時需要跟醫院的醫師做密切的討論,明碁醫院就顯現出它戰略上的重要性了。
醫院是個很封閉的體系,醫生在醫院裡面有絕對的權威,攸關病患的診治,醫師 可以決定要採用那些醫療產品。BenQ 以並非真正醫療產品出身的廠商,但開發醫療等級產品,又非得要有醫師共同參與,而且往後產品開發出來,也是要有在醫院裡面實際使用的成功案例,才容易推廣到其它醫院使用。
南京跟蘇州兩間明碁醫院,正是提供絕佳舞台,讓明碁的醫療產品研發人員,在 研發的過程可以直接跟醫師對話。要知道醫師是很權威也自負,醫療產品的廠商 要找醫師討論研發醫材,都是要低姿態去請教醫師,畢竟真正懂醫療的是醫師, 真正決定要不要使用的也是醫師,所以也難怪醫師能站在較高的立場去提供廠商 所需要的訊息。
但如果研發的團隊跟醫師是”同事”關係那就不同了,兩家公司的老闆都是同一人, 雙方頂頭上司下達指令,集團公司要發展某項醫材,集團醫院裡的醫師就有義務 要配合共同提供醫療專業知識,這是同事互相合作彼此都有共同利害關係,而不 是醫師對廠商的關係。
同樣的,許多醫療器材開發過程前期的使用調查,也可以透過自己的醫院來進行。 而等明碁集團的醫療產品開發完畢之後,明碁醫院又是當然的導入醫院,可以在 此建立起實際的醫療使用成功案例。
明碁醫院在整個明碁集團跨入醫療版圖,佔有絕對關鍵性的利基,打通從研發到 使用的”最後一哩路”。
結語
2006 年明碁大大摔跤的那一年,宏碁全球個人電腦從 2005 年的全球第四名,到2006 年全球排名第三。宏碁展開數年快速成長的光景,到 2009 年達到頂峰全球 第二名,這是宏碁品牌盛極一世的最美好時光。宏碁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在 2013 年凈虧損台幣 205.8 億元,董事長兼執行長王振堂於 2013 年第三季下台, 創辦人施振榮重批戰袍返回擔任董事長。
我們不知道宏碁在大摔跤之後,十年後這品牌會以什麼面貌出現,整個電子產業 變化極快,未來會如何演變很難說。但是 BenQ 這品牌在 2006 年大摔跤之後, 掌門人李焜耀痛定思痛,孹劃出醫療產業的大轉型,從跟使用者最後一哩路的明 碁醫院,到明碁材料負責醫院耗材,明碁三豐主攻手術室,以及佳士達研發醫療 儀器,可以看出整個明碁集團,正朝向只要是醫院裡面所需的用品,明碁集團都 有能力開發的目標前進。
相較於電子業產業變動快,全球競爭激烈毛利低,醫療產業具有門檻極高,產品 生命週期長汰換性低而且毛利高。明碁集團已經成功開拓出一條醫療之路,不同 於台灣其它電子業大廠,繼續埋頭在越來越無前景的電子業,明碁醫療規劃目標 清晰而且布局完整,未來爆發潛力絕對超過原本電子業。
BenQ 已經不是你印象中的 3C 品牌,這是個醫療品牌。